查看原文
其他

田鹏颖 | 在解构“西方话语”中建构中国话语体系

田鹏颖 思想田野 2022-01-13

在解构“西方话语”中建构中国话语体系


田鹏颖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06期

[内容提要] 中国崛起正面临“西方话语垄断”这个无法回避或绕开的关卡。我们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照搬和套用西方话语逻辑没有出路,必须在解构“西方话语”中确立把握中国话语体系的世界视野、历史视野、当代视野和未来视野,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在推逬“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中,牢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话语权。

[关键词] “西方话语”;世界历史视野;中国话语体系

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西方话语垄断对中国话语的扼制和挤压。如果我们长期没有中国话语体系或虽然有中国话语体系,但这种话语体系没有世界话语权,那么中国的崛起便艰难的多。纵然“中国道路”光明而正确,纵然“中国事业”兴旺而发达,如果不能用中国话语解释清楚,也会被西方视为对世界的威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无被西方话语淹没或吞噬之虞,并最终转入西方现代性模式。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按照西方逻辑应对“西方话语”,跟着“西方话语”跑,不仅没有出路,而且会落入陷阱。因此,必须另辟溪径,拿起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在解构“西方话语”中建构中国话语体系。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建构中国话语体系这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确立世界视野、历史视野、时代视野、未来视野,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

一、在解构“西方话语 ”中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必须把握世界视野


有人鼓吹西方模式唯一论,那么我们必须追问的是,西方模式是不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唯一模式?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到马克思 。

马克思认为,民族史向世界史的转变并不是人们的主观臆想,而是一个基本的不争的历 史事实。“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1]当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关注的焦点既在这一基本历史事实之中,又在这一基本事实之外,也就是说,马克思注意到民族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历史事实了,但他关注的焦点却不是这个事实本身,而主要在于“从抽象到具体”,深入揭示世界历史这一基本事实形成的动力、本质、形态和规律。


1.在世界视野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回顾人类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在前世界历史时代,各个国家、民族、地域基本上都是在孤立的、封闭的、平行的、隔绝的状态下演进和发展。在世界历史时代,这种局面就被完全打破了,各个国家、民族、地域的发展无不受到世界历史发展大势的影响与整合。因而,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关系问题便日益成为世界历史时代——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时代声音”。马克思明确指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2]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框架中,人类社会不管哪个国家和民族都必将走向现代化,都无法摆脱现代性的“纠缠 ”。

不消说西方,就中国而言,从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新政”,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共同构成了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波澜壮阔的生动画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人类向工业化、现代化挺进的伟大进程中开辟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和人类迈向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坐标应当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浓墨重彩的一笔。


2.在世界视野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特点和优点不仅在于这个理论从本体论层面,把被黑格尔颠倒的世界历史理论重新颠倒过来,而且提示自己并警示后来者,他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并不是“一般发展道路”,他的世界历史理论并非“历史哲学理论”,更不可能为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3]。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来,解决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现代化道路问题,只能是一般与特殊的辩证统一,因而只能是具体的、历史的、特殊的模式和道路,“西方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应当而且必须民族化、时代化和具体化。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现代化道路的设想,如果束之高阁,不接地气,纵然科学和伟大,也将因其脱离时代和实际而成为历史摆设。

因此,任何国家、民族的现代化理论都既要关注世界问题和全球问题,又要关注民族问题和国家问题,特别要关注民族和国家与世界相互关联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开放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关于社会现代化道路理论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创新,这个理论创新没有离开人类文明大道,没有放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


3.在世界视野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为了清楚地表明这整个青年黑格尔派运动的渺小卑微、地域局限性,特别是为了揭示这些英雄们的真正业绩和关于这些业绩的幻想之间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显著差异,就必须站在德国以外的立场上来考察一下这些喧嚣吵嚷”[4]。马克思恩格斯那种“必须站在德国以外的立场上来考察”的基本立场和世界视野,启示我们站在世界历史制高点审视和把握“中国制度”。在马克思的视野中,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一定的社会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决定与社会主体的选择的辩证统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不能随心所欲地任性创造。

社会的自然的历史过程,但不能没有人们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恰恰是中国人民基于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一种伟大创造。这种社会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制度文明,创造性地把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共识相结合,把市场经济形态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相结合,把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公民个人价值准则相结合,向世人展示出人类社会文明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5]。换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一种崭新的制度文明。


概括地说,人类社会现代化模式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西方模式”是现代化模式 “之一”,而绝不是“唯一”,而且是一种正趋向衰落的模式。

二、 在解构“西方话语”中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必须把握历史视野


有人鼓吹西方模式最优论,那么我们要问西方模式真是最优的吗?回答该问题需要回到历史。

纵观历史风云,那些自觉或被强迫克隆、复制、照搬西方模式的国家在几十年的“探险”中,基本上实现了从希望到失望再向绝望的痛苦转变。中国道路虽然是一条在质疑和挑战中不断突围与突破的道路,但更是一条在危机和忧患中开辟与发展出来的光明道路 。


1.在历史视野中把握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世界的视野。从此,“关注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共识,这不仅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改变了以西方为主导的单向前行的现代化进程,不仅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型社会制度的创新模式,更因为在这个占据世界人口五分之一、发展中国家人口四分之一,中等收人人口五分之三的大国日益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所必然带来的深刻的变革、剧烈的转型、前所未有的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聚焦中国的发展跨越,提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傲慢论”,有的甚至认为中国在搞“国家资本主义”等。但中国的发展总是颠覆西方那些政要和理论家的预言,修正他们教科书的论断,革新他们固有的观念,撕碎了西方的唱衰论。曾几何时,那些以为中国共产党“经济上只能是零分”的西方某些国家,现代讨论最多的往往是中国的经济成就;以前那些“看空”中国改革开放的西方学者,现在却把走出金融危机的希望寄托于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特别是福山这位曾经宣布历史终结的美国政治学者,也开始修正自己的“预言”,提出在世界现代化的“版图”上要给“中国模式”留有一席之地。

38年前“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表述,现在却衍生出“只有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提法。38年后,中国这艘巨轮在“战略关键期” “转型碰撞期”“特殊敏感期” “寻找驱动期”“危险髙发期”“ 矛盾叠加期”“ 速度换档期”以及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中穿行。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意大利,2006年超过英国,2007年超过法国,2008年超过德国,2010年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代场景的转换,意味着历史使命的更替。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航船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破浪前行。

  

2.在历史视野中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不失时机地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转变,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优越的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毛泽东同志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并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积累 了宝贵经验、提供了物质条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尽管中国社会主义经过了很多的曲折,甚至包括犯过像“ 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错误,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如果没有前30年我们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改革开放。如果没有前30年的经验教训,我们不可能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在历史视野中把握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必然趋势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围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时代主题——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之日起,便带领人民闹革命,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从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经历了109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即2050年,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之所以有这种决心和信心,关键原因在于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4.在历史视野中把握社会主义500年的跌宕起伏

在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求索中,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飞跃,是人类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列宁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苏维埃共和国,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转变成了社会现实。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使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从一国变为多国。尽管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与抗争,历经反复、历经曲折,甚至经历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低潮,但毕竟由马克思主义催生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变成了灿烂的现实,一些东方国家率先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人类社会制度演进中的一次深刻变革。

尽管中国在现代化的伟大探索中,布满荆棘与坎坷,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却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奇迹,2020年当中国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变成现实的时候,中国就将成功地跨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模式”受到世界普遍关注和普遍认同。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出现新转机、新希望、新曙光。世界人民之所以对社会主义未来前途抱有信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


5.在历史视野中把握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统一。这个理论逻辑不是理论本身的自由演进,而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逻辑。这个历史逻辑就是中国人民弃旧图新,超越自我的逻辑。而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辉煌的文明则构成了这两个逻辑的文化基因和历史底色。站在世界历史制高点,回望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我们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走向成功,其原因在于理论符合实际,道路符合规律,制度符合民意,价值符合潮流,创造符合传统。

第一,理论符合实际。这里的理论指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固然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即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来源于本本,并不来源于经典作家的个别词句,并不是从一般原则出发,并不是醉心于概念范畴的推导,而是关注时代问题,解释时代问题,解决时代问题,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这一理论体系就其本质而言,是主观符合客观,理论符合实际,即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 。

具体而言,这一理论体系勇于和善于直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直面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直面最大发展中国家这一国际地位,并对此三者做出了能动反映,既没有超越现实、超越阶段,又没有落后于实际,无视深刻变化的客观事实,充分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地把握了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大逻辑,紧紧围绕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动体现。它之所以能够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成功引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原因就在于它完全符合国情、世情、党情的变与不变的基本实际,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不断深化改革,不断有所创造,不断有所前进,充分体现了“实践第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

第二,道路符合规律。所谓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道路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既不是“传统 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中国人民自己“走”出来的人间正道。它之所以成功,其原因在于这条道路完全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 。

这一道路在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上,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逐步实现共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上,在推进“四个全面 ” 战略布局及其相互关系上,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及其相互的关系上,深刻揭示了若干矛盾双方或多方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深刻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就是说:“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髙度,这一点不容置疑。”[6]正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了规律,把握了规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才在这条“必由之路 ”上拥有道路自觉、道路自信、道路自由。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自由是“被认识了的必然”。人们通过实践,认识了客观规律,就能够在熟练地运用这些规律的基础上驾驭这规律,达到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

第三,制度符合民意。所谓制度,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髙度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主张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两者不可偏废。如果只合规律性而不符合目的性,或者只合目的性而不符合规律性,要么失去意义,要么陷入失败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直面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 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进来,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保障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及其制度化,以及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将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福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成功,其原因就在于它“植根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进步要求”。尽管这一制度并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但其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符合民意、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属性,决定它必将成为人类社会演进中的一种新的制度文明。

第四,价值符合潮流。所谓价值,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一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中国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支撑,同时也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社会主义的自由、平等、发展、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思想理念层面的深度挖掘,是对世界各国自觉奉行的价值准则的高度概括。

这充分表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没有离开人类文明大道,而且反映着世界最广大民众的价值理想、价值愿望、价值追求和时代潮流,是人类处理各类关系的共同准则,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内在相通、主动融入,并引领世界潮流的发展走向。“中国模式”之所以成功,其深层根源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有力支撑。

第五,创造符合传统。所谓创造,就是“中国模式”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开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7]

 “中国模式”的创造并不是无中生有,它有着自己特别的理论、历史、文化逻辑。特别是5000多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尤其是讲平等、求大同的价值取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道路、基本制度、核心价值的生成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传统并不是一尊不变的雕像,而是一道生命洋溢的洪流,离开源头越远,膨胀就越大。因此,可以说“中国模式”的创造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结果。


概括地说,从历史到现实的综合考察,我们发现西方模式并不适合社会主义中国。

三、 在解构“西方话语”中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必须把握当代视野


有人鼓吹“西方模式”可复制。事实上西方模式真是可以复制和传导的吗?对此问题的回答需要回到当代。

许多西方中心论者固执地认为,肇始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不仅充满活力,而且具有可复制性,而相对于早就进入现代文明的西方人而言,亚洲和非洲是野蛮民族和文明边远地,只有通过从文明中心向文明边缘拓展、征服,才能走进所谓现代文明。

西方“中心论”的这些观点,既不合时宜,又不符合事实。应当看到,世界几千年风云变幻,历经沧桑,实现大同,这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终极关怀,也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美好向往和价值追求。然而,“实现大同”的道路选择则是多元的,正所谓只有“殊途”才能“同归”。这既是人类现代化进程壮美图景的真实反映,也是人类追求美好未来而无法克服的历史逻辑,更是我们应当具有的把握中国话语体系的当代视野 。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把人们隔离开来,甚至导致冲突的关键元素往往不是千山万水,不是大海深壑,而是相互认知、理解上的隔膜与差异。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劳动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文字,只有一种音乐,那是不可想象的。这对我们把握世界文明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话语权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在当代视野中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必须明确文明可以交融和借鉴

在世界多民族国家中,文明多彩、文明平等、文明包容,这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所倡导 的。对此,虽然尚未被人类普遍接受,但人类创造和发展的多姿多彩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大数据时代所描绘的文明图谱无法否认;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这一事实也不法否认。“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的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8],所以,“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9] 。


2.在当代视野中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必须明确文明不能照搬和克隆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是不可能的。放眼当代世界,北欧、德国、法国、新加坡、巴西、阿根廷、南非等在实现现代文明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可谓各有特色,各展所长,各有千秋,这是人类现代化本来应有的真实图景。


3.在当代视野中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必须发展21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必须有当代视野:“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0]因此,必须立足于当代实践,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话语体系,把一个正在实现民族复兴、并且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繁荣昌盛的中国展示给全世界,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了解中国模式的真谛和内涵,使包括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强势话语,得到全世界大多数人民的普遍认同。


概括地说,“西方模式”不能复制和传导,“中国模式”可以博采众长。

四、在解构“西方话语”中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必须把握未来视野


有人鼓吹“西方模式”是终极的。实际上,西方模式真的是终极的吗?这需要我们展望未来。

在马克思视野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过程集合体。任何现代化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变则通”。“中国道路”既是实存的,又无时不处于变化过程之中。


1.在未来视野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正确处理自觉坚持与自我发展的关系

我们必须懂得,“中国道路”,已经不仅仅是与中国人民的幸福和发展攸关的战略选择,而且承载着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备受发达资本主义异化之苦的广大人民的希望。人们因此开始反思和拷问现代性形而上学和“西方话语”价值取向的合理性,并把“中国道路”与“西方道路”相提并论时,“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性意义也就不证自明了。但从对西方话语的反思追问到承认(接纳)“中国话语”还有相当的距离,需要付出艰苦的学术努力。特别是新旧矛盾叠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不断自己完善和自我修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渐树立真正体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家国情怀、大国情怀、天下情怀。


2.在未来视野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正确处理民族主体与人类主体的关系

我们应当明白,纵然2020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的国情仍然没有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也没有变。在“具有许多新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面临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和风险,必须有足够的预判和充分的理论准备。这就需要小心留神,提防别人为我们设置的陷阱,又必须以“最大的诚意、最大的耐心、最大的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和我国自身的核心利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进步事业作贡献 。


3.在未来视野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在当今世界话语体系当中,“西方话语”长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垄断地位,执着“掌管”世界话语的演化方向和发展态势。因此,在解构“西方话语”中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在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这也是21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无论在战略还是在策略上,都应当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作为底线思维,既强调和坚持“中国特色”,又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真正坚持和平共同五项原则,来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让“中国特色的历史价值在人类历史宏阔进程中真切呈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构建具有强大世界话语权的中国话语体系。社会主义是人类的未来。但这是一个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实现两种社会制度和平共处,并进行一切可能的合作,同时要防范一切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

总之,我们必须创造性地规避和解构“西方话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视野、历史视野、当代视野、未来视野,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伟大实践中,牢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话语权 。

参考文献 :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

[2]陈占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3]孙麾、郝立新:《唯物史观与中国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4]张维为:《中国超越》,上海:上 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5][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陈高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往期推荐

1

田鹏颖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话语权

2

田鹏颖 | 奋力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

3

田鹏颖、崔菁颖 | 善于在变局中开新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